【記者林明佑/大村鄉報導】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今(22)日發表112年度研發成果,場長楊宏英表示,今天特精心挑選5項成果亮點,藉由記者會發表分享,並且改良場研發團隊表現可圈可點,去年囊括包括國家新創精進獎、國家農業科學獎、學會成就獎和十大傑出農業專家等13個獎項,23人獲表揚。
▲臺中農改場楊宏瑛場長率同仁共同合影,現場並展示各項研究成果。(農業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長楊宏英說,龍年賀喜迎新春,中區農改場112年產業對接的研發和輔導成果豐碩,計完成菊花「台中13號」與甘藍「台中3號」,共2項新品種命名,取得番椒「台中亞蔬2號」、品種權,取得「植物頂起裝置」、「植物抓取裝置」和介質進料與植物裝填裝置」等3項專利。
▲楊宏瑛場長現場說明臺中農改場112年研發成果。(農業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
楊宏瑛表示,水稻「台中194號」種子繁殖與優質生產技術、木黴菌TCT101菌種製作與農畜剩餘物質再利用技術等32項技轉授權,供國內農產業運用,供應作物種原生產面積22832公頃,免費提供農民土壤肥力和病蟲害診斷服務,共3626件。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提出5項研發成果:(一)洋桔梗智能LED補光及保鮮劑開發與應用:與工研多年合作,整合不同生育期需光特性及自動調節可變光源,成功建立洋桔梗冬季智能LED補光技術,用在洋桔梗栽培,促進切花長度由67公分增至80公分,幅度達19%。單枝總花數由3朵增至5至6朵,幅度達81.6%。
集中盛花期,花期提早7日可採收,提高整體切花品質、開花率和採收效率。採收後切花可觀賞期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關鍵因素,農改場開發專用保鮮劑,大幅提升切花瓶插品質,讓花苞正常開放,且呈色鮮明,改善葉片失水萎凋及花梗垂頸,增加單花觀賞天數,夏季整體瓶插天數,可延長1週以上。
(二)穴盤用植物移苗機開發:以自動化機械進行移苗作業,機構包括穴盤苗頂起、苗株夾取、苗株等距擴大、苗株置入保麗龍盤等4項功能,1分鐘移植12株洋桔梗穴盤苗,3分33秒即完成一盤40穴格保麗龍盤移植,移植成功率達9成以上,除無須人力取放苗株外,未來搭配輸送帶,自助進苗盤,更可節省移苗作業人力20%,改善洋桔梗水耕栽培移苗人力不足問題。
除了洋桔梗,「植物移苗機」可廣泛用在穴盤苗或規格化介質栽培苗株,減輕移苗辛勞,有助紓緩農村勞動力不足和高齡化產業困境。機具成果已獲2項新型專利,並技轉1家業者進行商品機製作。
(三)特色雜糧產銷加值亮點成果:促進國產特色雜糧產業發展,農改場進行蕎麥、薏苡和小麥產銷加值鏈結研發,包括成功將蕎麥粉與小麥粉比例提升至50:50,維持麵條口感。與台大醫院合作,確認紅薏仁米飯對降低人體血糖、糖化血色素、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功效。
(四)數位化農業機械保養維護技術教材開發:農改場與農業部資訊司技術合作,成功開發「3D農機保養維護數位化學習教材」,讓農民打破時間及場域限制,隨時隨地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模擬農耕操作情境,學習保養維護。3D數位化教材,針對小型中耕機6項常見保養維護重點,呈現機械構造細節處,包括「驅動輪更換」、「耕耘部更換」、「機油更換」、「齒輪油更換」、「空氣濾清器清洗」及「皮帶傳動維護」,簡單進行全機、全角度旋轉及放大檢視,提供學習者擬真動畫解說,方便動態學習操作以加強保養重點。
(五)食農教育實作體驗型教學課程模組示範與推廣:「食農教育法」於111年5月4日公告實施後,農改場依循推動方針,致力在「農業」與「飲食」推廣,以台灣餐桌上常客的地瓜葉為主題,設計「食農教育實作體驗型教學課程模組」,模組包括教學手冊與栽培套裝組,其中教學手冊提供教師學習目標、食農教育內涵與內容、十二年國教相對應領域學習課程、教學流程及學習單等資源,協助教師將食農教育與學科領域學習並行。
高達98.5%教師認同「食農教育使用手冊」所帶來的成效益處,非常適合食農教育推動,並可解決教材資源取得不易之問題,有助於節省50%以上的教學及備課時間,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亦將持續優化及開發食農教育實作體驗模組,並推廣至校園內,以共同推動食農教育。
社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