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明佑/大村鄉報導】當沒耐心的夥伴遇上玻璃心的夥伴,該如何合作?大葉大學多媒體數位內容學士學位學程張諭己同學參加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我的通識,我來設計」工作坊,與高雄科技大學林禎怡、林玉屏組隊,反思分組報告的溝通經驗,提出「團隊溝通力養成」課程,提案在iGER Day活動榮獲最佳人氣獎。
▲大葉大學多媒體學程張諭己(左二)與跨校組員獲頒最佳人氣獎。(記者林明佑翻攝) |
多媒體數位內容學士學位學程二年級的張諭己表示,大學的通識課大部分是學校開什麼課,學生就上什麼,當他看到「我的通識,我來設計」工作坊的訊息,可以自己設計通識課程,優秀課程提案也將提供給全國教師開課參考,覺得很有意義,因此報名參加。
▲大葉大學多媒體學程張諭己同學(中)介紹自己的課程發想。(記者林明佑翻攝) |
張諭己說,大學有很多課程要小組討論或分組報告,急著想把事情做好的個性有時候在溝通時會比較強硬,組員如果個性內向,有時候在討論過程會有些衝突,他從「沒耐心遇到玻璃心」的親身經歷出發,提出「團隊溝通力養成」的課程,溝通不只是工作競爭力的一環,也有助於提升學生團體協作效能。
▲大葉大學陳郁文教務長(左一)、鄭孟玉主任(右一)與丁后儀老師(右二),恭喜張諭己同學(左二)提案榮獲最佳人氣獎。(記者林明佑翻攝) |
張諭己表示,因此希望透過這門通識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如何進行團隊溝通,發生衝突又該如何處理。謝謝老師在工作坊期間的輔導,引導大家跳脫框架、克服障礙,學習到很多設計思考技巧,很開心小組腦力激盪出來的提案,可以獲得最佳人氣獎肯定。
多媒體學程助理教授丁后儀指出,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以全人角度培養學生未來競爭力,同時思考現在的通識課程是否符合學生需要,因此推動「我的通識,我來設計」工作坊,讓大學的通識課程可以不一樣。張諭己同學從大學生分組討論遇到的問題出發,透過課程設計讓團隊溝通更有效,不只是提供新的學習旅程,也能解決大學生實際面臨的問題。
教學資源中心主任鄭孟玉強調,大葉大學積極推動創新教學,老師引導學生做中學、學中做,養成思辨力與跨域學習力,相關成果開花結果,學生在選修創新課程「提案簡報」、「議題導向:創新與創業思考」、「數位敘事:資訊視覺化」後,參與「我的通識,我來設計」工作坊,除了張諭己同學榮獲最佳人氣獎,其他學生在工作坊設計出的精彩課程也都獲選收入教育部資料庫,未來有機會成為大學通識課。
教務長、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郁文說,丁后儀老師執行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我的通識,我來設計」工作坊徵求全國大學生參與,設計自己想要的通識課,中部場次就在大葉大學,透過老師的引導,改變學生傳統學習的模式,強化自主學習能力。
社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