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明佑/埤頭鄉報導】為推廣農業教育,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於明道大學舉辦四健會高中營,來自政大、高師大等8所不同校系的大專學生,以STEAM的5大精神策畫營隊內容,培養營隊學生上台論述、跨域合作及動手做的能力,參加的36位學員皆由農校及全國農會推薦,協助農村新世代認識農業發展及大學學群。

四健會協會於明道大學辦高中營 培養跨域合作及實作力
四健會協會於明道大學辦高中營 培養跨域合作及實作力

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秘書長顏淑玲表示,四健會員是農業未來的中堅,四健協會扮演培育農村未來希望的推手,透過營隊協助農村青少年,是農業希望工程的基礎,因此協會自從民國87年開辦第一屆「四健青年領袖營」、大專營,去年才開始辦理首屆四健會高中營,透過完成大專營培訓的大學生,作為高中營的策劃及執行者,希望年輕人代代相傳,能夠在感恩的情懷下,產生回饋鄉梓的態度,成為四健會的種子,把自己在營隊中所學到的「絕活」,為下一棒的農村青少年創造多元學習的機會。

四健會協會於明道大學辦高中營 培養跨域合作及實作力
四健會協會於明道大學辦高中營 培養跨域合作及實作力

出席開幕式的雲林維多利亞實驗中學校長孫嘉芳表示,十二年國教108課綱強調學生的學習從「知識」與「能力」,轉變為「素養」的培養,因緣際會認識四健協會,希望參考四健協會多年的營隊精神STEAM,發展實驗學校的模式。

四健會協會於明道大學辦高中營 培養跨域合作及實作力
四健會協會於明道大學辦高中營 培養跨域合作及實作力

孫嘉芳指出,STEAM教育是由美國提出,近年為國際教育所倡導,由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四健會調整為農業agriculture)及數學(Mathematics),組合而成的跨學科教育,透過「腦、口、眼、耳、手」的五感學習,讓學習不只跨「領域」還要跨「場域」,整合式學習過程中應融合探索、判斷、設計、創意、動手做等不同的層面技能外,還要加強溝通、表達和人文的關懷的能力,並能把上述技能及能力應用於生活、解決問題。

營隊邀請本身也是農家子弟的農委會技正陳建穎,分享自己在大學及碩博士時期對農業學習的轉折,並簡報目前台灣農業發展的現況。陳建穎建議高中時期可加強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的素養。明道大學精緻農業系主任劉程煒則以「科技農業」為專題,透過實際操控及接觸植保機及大型農用曳引機,體驗青年人及科技如何改變台灣農村的風貌。

劉程煒說,農業不再是傳統的靠天吃飯的行業,未來的農業除了技術的提升,會導入智慧化、自動化、機械化及標準化的技術及設備,協助農民更有效率地管理設施及農場,例如無人機(植保機)應用在農業,效率是傳統農噴或管噴的10~50倍,不但可節省人力及原物料成本,最重要是確保農民可以在安全及不影響健康的環境工作。希望讓學生們了解農業生產者、消費者及孕育土地三者應是共榮共存的關係,也希望啟發學生了解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及未來農業發展的主流。

營隊總召高師大國文系的葉怡瑄表示,本次營隊的工作團隊來自8所不同校系的大學生,有機械、外語、設計及公衛等等不同領域,花了2個多月的時間,以線上及線下討論並行,完成了營隊策畫,決定以社團博覽會、學群介紹及學涯規劃等活動,搭配專題及科系選別,讓來自全國不同高中、高職的學員,在三天的營隊中能完成個人學習藍圖及小組成果分享報告,希望營隊有趣及富挑戰性的情境結合,能啟發高中生以個人為學習的主體,運用各種工具有效與他人及環境互動,學習多元合作及人際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