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明佑/彰化縣報導】由厚生基金會指導,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研究所與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共同於今(19)日舉辦2022年第一場精準環境醫學研討會,共有近200人參加,針對現今國內重金屬污染與健康防制策略進行討論,透過臨床、場域、學術、研究等不同背景專家的溝通,形成良好的互動與合作平台。與會的立法院黃秀芳委員、國家衛生研究院梁賡義院長,彰濱秀傳黃士維院長、彰化縣環保局、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等,均對此次會議抱予極大的期待。
精準環境醫學研討會 重金屬污染與健康防制策略 |
秀傳職業醫學科張武修教授說,此次議程包括:環境農地重金屬監測技術分享、建置國家級人體生物監測平台,提供全國代表性之重金屬背景參考濃度、提升醫療機構的重金屬臨床檢測技術,評估其毒性與濃度。希望以全國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與科學證據,提供政府機關農地土壤環境重金屬管制策略,以利後續風險管理。
精準環境醫學研討會 重金屬污染與健康防制策略 |
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高志明教授在會中建議,國內應盡速建立土壤碳匯資訊,並進行土壤碳匯模式研發與驗證。農地重金屬整治技術宜結合土壤碳蓄存技術,可減低重金屬移動性及環境風險,並優化土壤品質。目前國外積極推動生物炭之製備及應用,土壤施用生物炭可降低作物對重金屬之吸收能力,並且可以達到土壤儲碳的功效,希望後續可以深入評估生物炭在重金屬污染農地之應用性。
精準環境醫學研討會 重金屬污染與健康防制策略 |
國衛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王淑麗研究員表示,人體監測可以作為環境暴露和健康資料的橋樑,建立外在暴露和疾病發生之劑量效應,有助於因果推導、治療和建立適當管制值,進而預防疾病發生。因此,長期監測數據能反映國人體內重金屬之濃度及變化趨勢,以瞭解國人重金屬暴露和心血管疾病的劑量效應關係,並檢討管制標準。此外,應針對高風險場域國人健檢提供相關重金屬檢測,並統一儲存與健保資料結合,作為國人重要健康指標之一。
成功大學郭浩然教授也表示,重金屬會造成許多人體的危害,包括腎臟、肝臟、神經系統、消化道等的疾病,甚至會導致癌症,例如:無機砷可能使皮膚癌、肝癌、膀胱癌和肺癌的風險增加,鉛、砷、鎘、汞在國內有不少中毒的案例,是國人健康的隱憂。這些重金屬常會在工作環境中遇到,所以政府要求雇主每年對從事相關作業的員工進行健康檢查,並且要請受過職業醫學訓練合格的醫師,依照檢查結果進行健康管理。
厚生基金會蔣本基教授指出,過去重金屬污染總是遵循工業、大氣、土壤、水、食品和人類循環污染鏈,對人類健康產生威脅,例如鎘污染農田事件與二仁溪廢五金污染事件,所幸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發布實施後,環保署於民國91年啟動整治工作,對農地做有系統的調查,針對農地高污染潛勢區辦理污染查證及管制。
社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