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明佑/綜合報導〕九把刀岳母驚傳接種AZ疫苗4天後猝逝,死因目前尚待確認,但再次引發各界施打疫苗產生副作用的擔憂。國內醫療節目TVBS《健康2.0》TVBS《健康2.0》主持人江坤俊表示,血栓在疫情期間成為敏感關鍵字;博仁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蘇上豪則指出,其實感染新冠病毒造成血栓的風險,高於施打疫苗的副作用。
擔憂疫苗副作用 醫:染新冠病毒併發血栓風險更高(圖/TVBS提供,以下皆同) |
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表示,一般人更容易面臨的並非疫苗或病毒造成的血栓威脅,除了久坐、久站或是肥胖、凝血功能異常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血栓,甚至可能跟個人的基因有關。目前已有研究證實如LDLR、PCSK9等基因,與膽固醇代謝有關,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牛津大學比較了50萬名新冠患者還有49萬名的疫苗接種者,並於2021年4月發表研究指出,感染新冠病毒造成顱內靜脈血栓的風險,與施打AZ疫苗產生血栓副作用相較高出8倍;與施打mRNA疫苗產生血栓副作用高出10倍。《新英格蘭期刊》2021年3月發表的統計也顯示,感染 COVID-19有3成的重症患者會出現血栓。
蘇上豪解釋,目前因施打AZ疫苗產生血栓死亡的個案,經解剖後發現與血小板的第四因子被消耗,影響凝血功能,進而引發靜脈血栓有關。雖然施打AZ疫苗有血栓副作用的可能,不過發生機率也很低。但當感染新冠肺炎時,血栓只是其中一個併發症,還得面臨海綿肺等其他嚴重症狀,因此他認為,「相較之下接種疫苗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施打疫苗產生的「血栓」副作用,儘管目前機轉尚不明確,陳欣湄提醒,一般生活中,要留意血栓形成原因多與三種類型有關。1、與行為相關:像是久坐、久站。2、與背景相關:像是肥胖,或是本身有凝血功能異常的問題,或是使用荷爾蒙藥物過量。3、與遺傳相關:像是LDLR、PCSK9 及MTHFR基因,當這三個基因異常時,就可能提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陳欣湄解釋,LDL指的是低密度膽固醇,LDLR基因是LDL受體,當LDLR基因異常,「就是不好的膽固醇,受體的基因出現問題」。PCSK9則是平衡體內膽固醇的要角,會與LDLR結合,這兩個基因與膽固醇代謝有關,一旦發生突變,膽固醇指數就可能產生異常,而高膽固醇則會造成血管狹窄導致血栓發生,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她觀察來門診求診病患,如果手足裡有很年輕就罹患心血管或是腦部疾病的狀況,檢測這些求診患者的MTHFR基因,的確會發現有基因突變的狀況。
陳欣湄進一步解釋,當MTHFR基因出現問題,「半同胱胺酸」指數會升高,而「半同胱胺酸」指數提高,通常就表示患者罹患心肌梗塞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相對提高,因此「避免血栓發生,透過基因檢測還是可以做一些預防」。
社群媒體